Skip to main content

Classic English Curio

《經典多寶格》由【經典美語】的教師與顧問群提供關於留學考試 (GRE, GMAT, TOEFL, IELTS, SAT, ACT)、留學資訊、英語學習、各項國內英語考試的相關資訊和經驗分享交流。
Font size: +

時代政厄代—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難解糾葛

2022-1109-conservatism-and-libertarian

看政治評論報導,常會對一些非常相似的專業術語產生混淆,若不能清楚分辨「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現代自由主義」,那麼常常是有看沒有懂。且讓【時代政厄代】為讀者一次說分明。

【經典美語】獨家課程

《經濟學人》即時精修班

全台灣獨一無二的英語進修課程

每周三,即時精修班利用《經濟學人》綜合五大洋七大洲,橫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面向的精彩報導與分析,引領讀者進入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高級殿堂。統合字彙、文法、句型、結構、邏輯、背景知識,提供學者全方位的英語學習體驗。

課程說明請點選下列按鈕,並歡迎預約試聽 (實體、雲端)。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時代政厄代 帶你看出政治新聞的門道。

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難解糾葛

前英相綽斯是自由意志主義者?失敗的綽斯經濟學是自由意志主義的大綽敗?

黯然辭職下台的英國最短任期首相利茲·「菜娘子」·綽斯(Liz “The Iceberg Lady” Truss)和前財相夸西·夸騰(Kwasi Kwarteng)的快速折損,讓有些論者認為,這是「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的大綽(X)錯(O):在這種分析裡面,將所謂「綽斯經濟學」的大減稅、大鬆綁(管制)政策,等同自由意志主義者的政策主張;也有些分析認為,綽斯固然躁進,但不能將她歸為自由意志主義者。其實「自由意志主義」從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發展而來,崇尚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市場機制,主張個人不應該受到任何外力的侵害,這當然也包括了國家的公權力;像國、高中教育偏愛介紹著有《湖濱散記》(Walden)的美國作家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就擁護自由意志主義,甚至產生無政府主義(Anarchism)的傾向。可是這個背景顯然偏左派的意識形態,目前卻是西方保守主義(Conservatism,意識形態光譜屬右派)中的一支流派,三不五時就會在英、美政壇掀起波瀾,有人認為這是自由意志主義綁架了重視和諧與漸變的保守主義,也有人認為這是保守主義拿自由意志主義借殼上市。究竟什麼是自由意志主義?它和自由主義有什麼差異?它和「自由派」有何不同?它又為什被當今媒體歸在保守主義旗下呢?

定義:自由意志主義

要回答這一切問題,當然應該先定義什麼是「自由意志主義」,或是如一些譯者所譯為「自由放任主義」(如左岸文化所譯之《自由主義:牛津非常短講 001》)。

  自由意志主義是一個概念相當鮮明的意識形態,可以被簡單的話語概括,像是:

  • Leave me alone.(別管我)
  • Live and let live.(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也讓別人過別人的日子)

跟 007「幹掉別人、自己活下來」不同,重視每個個人的自由和財產都不應受到侵犯的自由意志主義,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別人不可以干涉」。依照安德魯·海伍德(Andrew Heywood)在《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所定義,具有如下特色:

  • 個人自由是絕對,高於一切價值,譬如超越權威、傳統、平等諸價值
  • 尋求個人自由領域的最大化
  • 尋求公共權威範疇的最小化(視國家為自由的威脅)
  • 兩大根本信條:(1) 個人權利(individual rights),(2) 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市場經濟

  此外,一些自由意志主義者主張的概念如下:

  • 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這是自由意志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對自由的根本概念,相對於現代自由主義(modern liberalism)的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消極自由主張個人本來就有自由,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要解除對個人的外在限制,個人「不可以」遭到外力干預──因為強調「不可以」,所以稱作「negative」(否定),中譯的「消極」指的就是「強調否定」的意思,這是類似概念的慣用譯法。
  • 互不侵犯原則(non-aggression principle):自由意志主義認為個人自由是絕對,所以任何造成或威脅侵害到個人及其財產的行為,或是侵害到侵害者與被侵害者間之契約且侵害者是須負責任(liable)一方的行為,就是錯誤的行為,不問任何其他理由。
  • 守夜人國家(night-watchman state)/最小化政府主義(minarchism):這裡的守夜人不是要「守最後一盞燈」(by the last lamp),實現「撐一幢傾斜的巨影」(to prop a giant shadow awry)文化使命,而是國家權威在侷限且最小化的條件下,讓國民遵守互不侵犯原則,並免受外力侵略之害;因此國家的角色基本上侷限在國防與治安,稅收可以存在,但稅收的用途必須是實現上述任務所需。一些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涉及財富重新分配的稅收,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強迫勞動(forced labor);所有上述例外的課稅,都是一種偷竊(Taxation is theft.)。這樣主張的人也稱為「最小化政府主義者」。

  這些特色和核心概念撐起自由意志主義的論述,它和其他意識形態的區別如下:

  • 古典自由主義的區別:古典自由主義不認為自由應凌駕秩序,但自由意志主義認為自由高於一切價值。
  • 無政府主義的區別:自由意志主義認為「守夜人國家」形式的最小化國家是必要的,但無政府主義完全拒絕政府的概念。
  • 主張市場自由的保守主義派別的區別:後文會介紹這個吸納自由意志主義的美、英保守主義派別,如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和新右派(New Right),其基本差異在於,自由意志主義主張的是全面的自由,不論是經濟上的或是社會上的;但是新自由主義與新右派只把論述抄了一半──他們在經濟上主張自由放任,但是在社會上依然是傳統保守主義的信念,重視權威與秩序。

從前本一家:數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要解釋為什麼自由意志主義在英美政壇中是保守主義下的一支,就得知道保守主義本身就是自由主義的衍生意識形態:在古典自由主義聲勢大盛的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中,部分自由主義者對社會的失序感到震撼,開始認為社會雖然需要改變,但是改變必須本於既有可行的架構上做漸進調整,畢竟那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制度。(一個基本概念的澄清:保守主義不是「固本」,而是「不忘本」,它並非不允許改變,而是改變必須基於現有基礎漸進而為。)這些人於是和自由主義者分道揚鑣,就成為保守主義的流派。

而自由意志主義的發展,其實一開始和保守主義是背道而馳的:從自由主義出發的自由意志主義更為強調個人自由,但主張個人絕對至上的概念發展到極致,會導出國家不應存在的結論(因為國家的存在會侵害個人的自由),這也就是無政府主義下的個人無政府主義(Individualist Anarchism)流派;換言之,這是和強調秩序與尊重權威的保守主義完全相反的一個極端。

必也正名乎:自由派?自由主義者?自由意志主義者?

看起來形同陌路的兩個意識形態,為什麼最後會在英、美政壇連袂登台呢?這要先談到如果兼讀英美新聞媒體時一定要知道的事:字典釋義為「自由主義者」的詞彙「liberal」,在美國內和美國外其實已經代表不同的意涵。與其說這是什麼字彙英美歧義的閱讀陷阱,不如說這是意識形態發展更新的過程中出現顯著分裂,在路線分裂後如何稱呼新、舊派別的名稱之爭。在幣圈的話,這大概就像是硬分叉(hard fork)後要怎麼稱呼新鏈和舊鏈的問題。

這要說回到自由主義的發展,衍生出保守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之外,自由主義的本流在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逐漸發展出積極自由(positive freedom)和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等新概念,學者稱為現代自由主義(Modern Liberalism),與之相對的傳統自由主義就稱為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在媒體上若要區別,則多以社會自由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的用詞區分兩者不同。社會自由主義的一大特點在於認為政府等公部門可以協助個人成長,進而讓個人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這種認同政府干預的「大政府」主張(Big Government),和古典自由主義的「小政府」(Small Government)信仰南轅北轍,也會導出截然不同的政策;在美國,社會自由主義就是左派、民主黨人的主張,且現代語境也常與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掛勾。

但這產生了名稱的問題:讀《經濟學人》的朋友就知道,該報非常強調自己信奉古典自由主義,是一個「非美國意味的」liberal。這是甚麼意思?因為 liberal 一詞本來就是指「自由主義者」,信奉古典自由主義的《經濟學人》當然毫無疑義也是自由主義者,這大致也是美國外的標準用法。可是自由主義一詞到 20 世紀中葉,在美國已經基本上等同現代自由主義;因此在美國講到 liberal,是指「現代」自由主義者。中文翻譯為了區分該詞彙在美國的特別(侷限)涵義,會將美國內和美國外的「liberal」使用不同翻譯,美國外就是原本的「自由主義者」,但美國內一般會翻成「自由派」,他們自然是左派、民主黨人、社會自由主義者、進步主義者,主張靠政府干預可以促進自由。

這就讓美國那些主張市場自由、小政府的古典自由主義者跳腳了,他們是自豪的「自由主義者」,可是「liberal」在美國已經等同「現代自由主義者」。出門說自己是「liberal」,搞不好會被當成自己蔑視的大政府主義者;這種同名山寨小吃攤招牌做得比正宗還大的名稱危機,在一些古典自由主義者心中可不是在liberal前掛個「正記」、「正宗」就能解決的,狄恩·羅素(Dean Russel)和穆瑞·羅斯巴德(Murray Rothbard)等人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既然 liberal 和 liberalism 已經被人佔用,他們就用光譜上更自由的名稱來表示自己的信念──於是他們拿了libertarianism 來指 classical liberalism,拿了 libertarian 來指 liberal。這就讓 20 世紀中葉後,英美主流媒體上的自由意志主義一詞,脫離了原本更激進的傾向,變成了強調古典自由主義中的經濟自由面向的意思。一個簡表可以看出分別:

意識形態本質 古典自由主義 社會/現代自由主義
Libertarian Liberal/Progressive
Liberal Social Liberal

但讀者需要留意,這個表格指的是大致上的情況,可以保證所有語境與上下文肯定適用的,應該只有liberal一詞在英、美用法的差異;讀者在閱讀相關文章的時候,還是應該本於意識形態的定義(如上文對自由意志主義的定義)以及上下文的說明來判斷詞彙的意思。

保守主義與自由意志主義:是綁架論述還是借殼上市?

而回到脫離自由主義分家的保守主義,雖然已經分道揚鑣,但英、美保守主義者仍然延續了經濟面向的古典自由主義信念。明明已經分家,又回來強調本家的信念,聽起來好像有點錯亂;為什麼保守主義者會認同自由主義者所信奉的市場機制呢?這是因為一個市場,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各自表述,所以才會都認為市場是可以推進自身論述的事物,我們將海伍德在《政治的意識形態》中的區分歸納於下表:

自由主義者(Liberals) 保守主義者(Conservatives)
市場代表的是市場經濟:其中可以保障個人自由和個人的選擇自由(freedom of choice) 市場代表的是市場機制:一個規範和控制經濟活動與社會活動的社會紀律工具(instrument of social discipline)

因此市場「機制」與保守主義者的尊重秩序與權威理念並不衝突,甚至是維繫秩序與權威的工具。而所謂的自由意志保守主義(libertarian conservatism),其實就是回頭強調市場機制、古典自由主義中經濟自由面向的保守主義,但如前段所述,20世紀中葉,「liberal」在美國已成為社會自由主義的代名詞,因此這些強調古典自由主義的保守派使用的詞彙,就變成本來更為自由的「libertarian」,但其實他們談的經濟自由,就是古典自由主義中的經濟自由,對於自由意志主義中「個人自由高於一切價值」的主張,其實是完全不相容。

這樣經濟自由與社會安定間的「異業結盟」,倒也不是美國人的發明,如果給《經濟學人》來說,他們一定會搬出傳奇主編華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其實「h」不發音,但從慣用譯名),說他早有真知灼見,如報紙的前記者埃德蒙·福塞特(Edmund Fawcett)在《自由主義》(Liberalism)一書中所述:

In December 1851 during a stay in France he witnessed Louis Napoleon's coup, an episode which at twenty-five fixed him for life and gave him, for a liberal, undue respect for established order. A society's first duty was to defend itself against riot and disorder, Bagehot wrote in press articles about the coup. Liberty and representation might have to be sacrificed to prevent revolution, he thought, especially in a country such as France, which was not yet mature enough for either. Young as he was, Bagehot understood something not every market zealot has always grasped: businesses and banks crave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Bagehot felt no urge to radicalize life and turn society upside down for the sake of a libertarian idea. He grasped that business was about making and keeping money, not doctrinal purity or improving morals. He was a matchless example of that large and vital subcategory among market liberals: the business liberal, ethically broad-minded but with a conservative undertow of deference to customary power and established order.

--Edmund Fawcett, Liberalism

25 歲的[白芝浩]在 1851 年 12 月於法國的停留中,見證了路易·拿破崙(Louis Napoleon)的政變,這段經歷讓他永生難忘,並讓身為自由主義者的他,對既成秩序抱持過分的尊重。白芝浩在寫到這場政變的新聞文章中表示,社會的第一要務,就是要避免陷入暴動和失序;他認為,為了預防革命,可能必須犧牲自由和抗議,特別是在法國這種未臻成熟到能享有兩者之一的國家。白芝浩雖然年輕,但他知道不是每個市場狂熱分子都能理解的事情:企業和銀行渴望穩定和可預期性。白芝浩不認為應急於激化生活,為了自由意志主義的理念顛覆整個社會;他認為企業就是來賺錢和存錢的,不是為了教條純正或撥亂反正而存在。他是市場自由主義者下重大流派的經典代表:企業自由主義者,在倫理上廣納百川,但是帶著對既定權力與既成秩序的虔敬逆流。

所以依據個人的立場不同,對於這個異業結盟就有不同的看法。純正的保守主義者(不認同市場自由至上者),可能會覺得這是自由意志主義「綁架」了保守主義,回頭謳歌市場;但是對於認為個人自由是不分經濟或社會面向都是絕對的純正自由意志主義者,自由教條只抄了經濟面向那一半的自由意志保守主義,感覺就像借殼上市。

20世紀後半的保守主義陣營:新自由主義的崛起

自由意志保守主義向下啟迪了「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一般視為加強版的古典自由主義,也有人稱為新古典自由主義(Neoclassical Liberalism),其一言蔽之的基本教條就是:

market: good; state: bad

市場:讚!國家:爛!

自由主義的立場基本上和市場基本教義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的一個概念相同:對市場機制有絕對信念,會失靈的是政府、不是市場,只靠市場就可以解決一切的經濟與社會問題;換言之,現代鄉民可能「萬事問谷歌」、千禧世代也許「萬事問抖音」,新自由主義者是「萬事問市場」。而海伍德在《政治的意識形態》中列舉的新自由主義的主要政策則包括:

  • 民營化(privatization)
  • 減稅(tax cut)
  • 削減開支(spending cut)
  • 解除管制(deregulation)

其中「減稅」、「削減開支」政策再加上「降低公債規模」的立場,就是所謂的財政保守主義(Fiscal Conservatism)。

新自由主義是完全專注在經濟自由面向的意識形態。因此新自由主義者不等同自由意志主義者,因為自由意志主義的自由教條同時涉及經濟與社會雙重面向,自由超越一切價值的信念讓他們黑白分明、偏向激進;而新自由主義將焦點放在經濟自由,因而仰賴市場機制來解決經濟與社會問題。儘管當「libertarian」的語意是20世紀中衍生出古典自由主義的市場自由同義詞時,會說新自由主義者有「libertarian」信仰或傾向。同理,新自由主義者也不等同保守主義者,因為傾向市場自由的保守主義者,雖在經濟方面與新自由主義者主張一致,但市場對他們來說,終究是促成在社會方面維繫既有秩序與權威的工具;而當市場機制可以解釋保守主義者重視的傳統為何應該廢棄退場時,新自由主義者將毫不猶豫地廢棄它。

新右派:經濟新自由+社會新保守

這樣的新自由主義就為異業聯盟開啟了新的一章──1970 年代後,美國和英國的保守主義有新右派(New Right)崛起,在經濟和社會面向同樣汲取可謂相反論述的意識形態。經濟上,新右派就是信仰市場萬能的新自由主義主張;但在社會上,新右派遵循了傳統保守主義尊重權威與秩序的論述,他們強調政治的重要性,並尋求建立「強政府」(Strong Government),來強化社會中的領導與權威,而一般將這樣的主張歸類為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

英國的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和美國的雷根主義(Reaganism)都是標準的新右派政策。政治光譜上,新右派被歸類在中間偏右(center-right),但其實就如福塞特在另一本著作《保守主義》(Conservatism)中所言,從 1980 年到 2010 年的 30 年間,中間偏右與中間偏左(center-left)的政黨在英美輪流執政,但是其政策綱領並沒有顯著差異,都是追求自由市場並節制政府。

而保守主義至此的發展,說明了為什麼多數人主張小政府和經濟自由的英國保守黨與美國共和黨中,「自由意志主義」向來不是主流,且常是邊緣次團。因為撇開打著「libertarian」旗號的新自由主義,真正的自由意志主義強調自由凌駕一切,當然也凌駕秩序和權威,這與主流新右派中的新保守主義背道而馳;而對照大家各憑本事賺錢之餘也要維繫社會基本倫常的新右派論述,為了自由不惜顛覆一切的意識形態也不是一個能獲得廣大民意支持的主張。

自由意志主義的代表人物

在歐洲,奧地利裔英籍經濟學家佛烈德利赫·奧古斯特·馮-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就是自由意志主義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擁護個人主義和自由市場的經典之作。在美國,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自然是自由意志主義的政壇導師,他積極鼓吹個人權利、最小化政府,而《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是他的政治哲學代表作;作家艾茵·蘭德(Ayn Rand)則是以小說形式來拓展相同的論述,其《源泉》The Fountainhead)和《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為後世自由意志主義者所傳頌。

但雖然自由意志主義有完整的論述建構,但英美政壇保守主義多年來仍是以新右派的「新自由+新保守」組合技為主流;不過純粹自由意志主義派別雖小,聲量卻向來不小,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的保羅父子:前德州眾議員隆·保羅(Ron Paul),以及其子現任肯塔基州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不過雖說純正,父子的立場仍有所折衷:隆·保羅反對墮胎的立場其實與自由意志主義的「別管我」哲學矛盾(即選擇墮胎是個人自由);蘭德的政治立場雖在一般分類中分為自由意志主義,但他本人對於這樣的標籤,也僅是有條件式的接受。

自由意志主義最近一次的掀波,應該是美國 2009 年至 2012 年間的茶黨運動(Tea Party movement),自由意志主義者與民粹主義者結盟,反抗布列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民主黨政府與共和黨內的友商派主流;另外美國也一直有自由意志黨(Libertarian Party)存在。但隨著 2019 年川普主義(Trumpism)興起,吸收了激進與反主流的民意與政治勢力,純正自由意志主義的聲量已經小了很多。

所以,綽斯到底是不是自由意志主義者?

雖然《紐約時報》經濟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口口聲聲說綽斯是自由意志主義者,但筆者認為,克魯曼比較像是談話性節目的名嘴,而不是認真討論定義和立場的學究。綽斯與自由意志主義的掛鉤,應該還是前方所提的「liberal」名號之爭時,「libertarian」成了古典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的標籤,而不是更為純正的自由意志主義。近來媒體標題的「自由意志主義受挫」,其實就是「自由放任市場機制的信念受挫」。

在《紐約時報》另一篇作家暨編輯山姆·布萊特(Sam Bright)的邀稿評論(guest essay)中,布萊特將綽斯的自由意志主義連結,建立在「德頓街 55 號通唐寧街 10 號」上,布萊特指出德頓街(Tufton Street)是英國「自由意志主義智庫的指揮中心」,而德頓街 55 號(55 Tufton Street)更是這些智庫的大本營,綽斯則是在擔任首相之前就與這些智庫走得很近。不過事實上,這裡的「libertarian」也是自由市場經濟主張的意思;智庫可能也怕產生誤解,近年來這些原本號稱「libertarian」的智庫,紛紛易幟改掛在「neoliberal」(新自由主義的)旗下。

因此,綽斯的「libertarian」,其實就是柴契爾夫人以降,新右派在經濟上倡導的新自由主義,離純正的自由意志主義還有很長一段路;當然,綽斯的無財源減稅其實違背了財政保守主義的原則,她的新自由主義資格或許也有辯論空間。只是,完全信任市場的綽斯最後發現市場完全不信任她,成了政治悲(喜?)劇

There’s something tragicomic, if not tragic, about capitalist revolutionaries Ms. Truss and Mr. Kwarteng laid low by the mechanisms of capitalism itself. Ms. Truss and Mr. Kwarteng may be the last of the Thatcherites, defeated by the very system they believed they were acting in fidelity to.

--Quinn Slobodian, “Truss and Kwarteng Believed in Markets. Markets Did Not Believe in Them,” NYTimes

綽斯和夸騰這些資本主義顛覆份子結果被資本主義機制給擊垮,有些許悲喜劇的意味──或者其實就是悲劇。綽斯和夸騰或許是最後的柴契爾人,遭到他們深信自己效忠的系統所擊敗。

釐清定義和上下文,才能理清意識形態的多維宇宙

讀者讀到這裡,應該會有另外一個想法:有打著保守旗號的自由主義,也有打著自由旗號的保守主義,且單一流派在經濟上和社會上的主張可能彼此矛盾,同樣的詞彙擱在不同上下文就有不同涵義。這是事實,也是在對政治光譜、流派作分類介紹時的一大困境,意識形態不是光譜也不是象限,它是多維宇宙;不求探索終極邊疆的一般讀者在閱讀時,惟有釐清上下文背景、萬事回歸「定義為王」,才有可能在多維宇宙的迷航中,畫出理清意識形態脈動與暗流的星圖。

* 本篇貼文出自 2022 年 11 月 2 日的「WORLD 國際現場」單元,改編自「時代政厄代」專欄章節〈保守主義者與自由意志主義──兼談新自由主義與新右派〉(WorldNotes 編號 2022-60)

參考資料

  • Andrew Heywood,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7th Edition
  • Edmund Fawcett, Liberalism: The Life of an Idea, 2nd Edition
  • Edmund Fawcett, Conservatism: The Fight for a Tradition
  • Terence Ball, Richard Dagger, Daniel I. O’Neill, Political Ideologies and the Democratic Ideal, 11th Edition
  • Michael Freeden, Liber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Jessamyn Conrad,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Politics . . . But Don't: A Nonpartisan Guide to the Issues That Matter

留學考試 英語教甄 高階進修

打造英語超級閱讀力

字彙方法學 + 經濟學人

字彙方法學教您不必死背就能大幅增加字彙量 降低閱讀障礙

《經濟學人》帶您走遍全世界看盡大小事 提升思辨能力充實素養

兩大利器強強聯手 從此英語閱讀如探囊取物 考試進修無往不利

BBC 6 分鐘英語—Controlling the weather 操控天氣
雅思寫作大作文—男女工作大不同? (2022/11/05 真題)
 

Comments

No comments made yet. Be the first to submit a comment
Already Registered? Login Here
Sunday, 22 December 2024